智慧河道在线监测,智慧河道,河道水文观测站,河道水文监测,河道水雨情三要素监测,河道ADCP测流,河道流量监测

网站导航

成功案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
重要河道水文观测站建设方案,智慧河道在线监测
时间:2025-06-19 15:25:47 点击次数:

重要河道水文观测站建设方案,智慧河道在线监测

河道水文观测

一、项目背景

河道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载体,其水文状况对防洪抗旱、水资源调配、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极端天气频发,暴雨、洪水等灾害事件给河道流域带来巨大威胁,同时,随着城市化、工业化进程加快,河道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,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。然而,现有河道水文观测站存在布局不合理、设备老化、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,难以满足实时、精准掌握河道水文信息的需求。建设重要河道水文观测站,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水文监测能力,构建完善的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体系,成为保障河道安全运行、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迫切任务。

二、现状问题

观测站布局不合理:部分重要河道流域观测站分布稀疏,存在监测盲区,尤其在偏远山区、中小支流河道,难以全面反映河道水文变化情况。同时,部分观测站位置设置不当,受地形、建筑物等因素影响,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。

监测设备陈旧落后:多数观测站仍使用传统机械式或早期电子监测设备,如老式雨量计误差较大,水位计易受泥沙、漂浮物干扰,流量监测设备无法适应复杂水流条件,导致数据采集精度低、稳定性差,且设备故障率高,维护成本高。

数据传输与共享困难:数据传输依赖单一通信网络,在恶劣天气或偏远地区易中断,无法保证数据实时传输。不同部门(水利、气象、生态环境等)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,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,形成“信息孤岛”,影响数据综合分析与应用。

智能化水平低:观测站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依靠人工操作,缺乏自动化、智能化分析手段,无法及时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难以实现河道水文趋势预测、灾害预警等功能,制约科学决策和应急响应能力。

运维管理不足:缺乏专业的运维团队和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,设备巡检、维护不及时,故障修复周期长。部分观测站因地理位置偏远,运维难度大,导致设备长期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,影响数据连续性和可靠性。

智慧河道监测

三、解决思路

优化观测站布局:基于河道流域地形地貌、水系特征、防洪重点区域及水资源管理需求,科学规划观测站位置,加密重点区域站点,确保监测网络全覆盖,提高数据代表性和准确性。

升级监测设备与技术:引入先进的自动化、智能化监测设备,提升数据采集精度、频率和稳定性。采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实现数据实时传输、存储和分析,提高观测站智能化水平。

构建统一数据平台: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,搭建重要河道水文观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,整合多源数据,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应用,为防洪抗旱、水资源调度、生态保护等提供全面数据支持。

强化智能分析与应用:开发智能化分析模型和算法,实现河道水位、流量、水质等要素实时监测、趋势预测和灾害预警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异常数据自动识别和分析,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应急响应效率。

完善运维管理体系:建立专业化运维团队,制定标准化运维流程和考核制度,利用远程监控和诊断技术,实现设备故障快速定位和修复,保障观测站稳定运行。

河道ADCP测流

汛期巡检河道ADCP测流设备

四、硬件感知体系

水位监测设备:在河道关键断面安装雷达水位计和压力式水位计。雷达水位计采用非接触式测量,不受水质、漂浮物影响,量程可达0-50m,精度±3mm,适用于各种复杂水面环境。

流量监测设备:部署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(ADCP)。多普勒流速仪适用于单点流速测量,测量精度±1%,可快速获取河道流速数据;ADCP能够快速测量断面流速分布,直接计算流量,测量范围广、精度高,特别适合流量较大、水流复杂的河道,具备数据存储和远程传输功能。

雨量监测设备:安装翻斗式雨量计和称重式雨量计。翻斗式雨量计结构简单、成本低、可靠性高,通过翻斗翻转次数计量降雨量;称重式雨量计精度更高,可达±0.1mm,能实时监测降雨强度变化,适用于对雨量监测精度要求高的区域,均配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自动采集和传输。

水质监测设备:在河道重点区域及取水口安装多参数水质监测仪,实时监测pH值、溶解氧、电导率、浊度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氨氮等常规指标;针对污染风险较高区域,增设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和生物毒性检测仪,及时发现水质污染问题,具备自动校准和数据上传功能。

数据传输设备:构建“4G/5G+光纤+卫星通信”多网融合数据传输网络。在信号良好区域采用4G/5G通信模块实现高速传输;偏远山区或网络中断时,启用卫星通信保障数据传输;重要站点铺设光纤专线确保数据稳定可靠。为各监测设备配备工业级数据传输终端RTU,支持多种通信协议,实现数据实时、准确传输。

视频监控设备:在观测站及河道重要位置安装高清智能摄像头,具备夜视、变焦、移动侦测和AI识别功能,可实时监控河道水情变化、工程设施运行状态及人员活动情况,视频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,支持远程查看和存储。

辅助设备:配置自动气象站,监测气温、气压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等气象要素,为水文分析提供辅助数据;安装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备用电源,确保观测站在无市电或极端天气下正常运行,配备防雷装置保障设备安全。

河道水雨情三要素监测

河道水雨情三要素监测(雷达水位计、翻斗雨量计、工业相机)

五、产品选型

雷达水位计:选用武汉水测家科技SCJ-LD40雷达水位计,该产品具备多波束测量技术,能有效避免漂浮物干扰,自动识别水面,测量稳定可靠。支持4G/5G、光纤、北斗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,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,测量精度±3mm,量程0-50m。

ADCP: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,具有高分辨率测流能力,数据采集频率快,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断面流速测量。适应不同河道条件,测量精度高,具备自动数据处理功能,可直接输出流量测量结果,便于数据应用和分析。

多参数水质监测仪SCJ-M400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可同时监测8项常规水质指标,数据稳定性强。防护等级IP68,能适应户外恶劣环境,支持多种通信协议,可与数据平台无缝对接,实现数据实时上传。

翻斗式雨量计:翻斗采用耐磨耐腐蚀材料,计量精度高,数据采集模块支持多种通信方式,适配性强,可与不同数据传输设备连接,保障雨量数据准确传输。

工业级RTU:武汉水测家科技RTU支持全网通通信,支持模拟量、开关量、RS485、RS232等多种信号,兼容TCP/IP、UDP、ModbusTCP等多种通信协议,具备强大抗干扰能力。可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,满足观测站户外复杂环境需求,确保监测数据稳定传输。

高清智能摄像头:宇视科技高清智能摄像头具备4K超高清画质,内置AI智能分析算法,可实现人员、车辆等目标识别,支持异常行为检测。摄像头内置红外补光模块,夜视距离可达50米,防护等级IP66,支持云端存储和远程访问,方便实时查看河道现场情况。

六、场景应用

日常水文监测与管理:通过水文观测站实时采集河道水位、流量、雨量、水质等数据,上传至综合管理平台。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数据,生成可视化图表和统计报表,掌握河道水文变化趋势,为水资源调度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。

防洪抗旱预警:在汛期,实时监测河道水位和流量变化,结合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信息,利用洪水预警模型提前预测洪水演进过程和淹没范围,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,为防汛指挥部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、组织人员疏散、调配物资提供科学依据。干旱时期,通过监测雨量、河道流量等数据,评估干旱程度,为抗旱决策提供支持,合理安排水资源分配。

水资源管理与调度:依据观测站监测数据,科学评估河道水资源量,优化水资源配置。合理调度水库、水闸等水利工程,保障城乡供水、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需求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
水环境监测与保护:实时监测河道水质状况,当水质指标超标时,系统自动报警并定位污染区域。环保部门可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污染治理措施,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评估水质变化趋势,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。

工程安全监测:对河道堤防、桥梁、大坝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和数据监测,通过位移传感器、渗压计等设备监测工程结构安全。当监测到异常数据时,系统自动预警,提示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,确保工程设施安全运行。

应急事件处置:在发生河道决口、溃坝、水污染事故等突发应急事件时,观测站快速响应,实时采集和传输现场数据和视频信息,为应急指挥部门提供准确灾情信息。系统自动生成应急处置方案,辅助指挥人员科学决策,提高应急响应效率,减少灾害损失。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欢迎来电:18571629282

Copyright © 2024 武汉水测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鄂ICP备2022002065号-1   --WTRExpert English website--

XML地图

QQ在线咨询
销售(微信同号)
18571629282
技术(微信同号)
138712060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