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库及灌区标准化,灌区信息化,水库水雨情,智慧灌区,水雨情监测,大坝安全监测,灌溉用水计量

网站导航

成功案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
水库及灌区标准化创建项目方案,灌区信息化
时间:2025-06-23 15:27:03 点击次数:

水库及灌区标准化创建项目方案,灌区信息化

一、项目背景

水库及灌区作为水资源调配与农业灌溉的核心设施,在保障城乡供水、农业生产、防洪减灾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,对水库及灌区的运行管理、供水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然而,当前我国部分水库及灌区存在设施老化、管理粗放、信息化水平低、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,难以满足新时代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需求。推进水库及灌区标准化创建项目,通过完善基础设施、规范管理流程、提升信息化水平,能够提高水库及灌区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运行效率,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,对推动乡村振兴、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
水库灌区标准化

二、现状问题

1、基础设施老化损坏:

部分水库及灌区工程建设年代久远,大坝、渠道、闸门、泵站等设施老化严重,存在渗漏、裂缝、腐蚀等问题。灌区渠道衬砌率低,渗漏损失大,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;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善,无法实时掌握大坝运行状态。

2、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:

水库及灌区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,存在多头管理、权责不清的现象。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,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日常运行管理、维修养护、安全巡查等工作落实不到位。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,缺乏系统培训,管理水平较低。

3、信息化水平落后:

水库及灌区信息化建设滞后,缺乏自动化监测和控制设备。水雨情监测、大坝安全监测、灌溉用水计量等主要依靠人工操作,数据采集不及时、不准确,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调度。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,难以形成管理合力。

4、安全隐患突出:

部分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不足、大坝结构安全隐患等问题,在汛期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。灌区渠道存在坍塌、堵塞等隐患,影响灌溉供水安全。此外,水库及灌区周边环境复杂,存在人为破坏、非法侵占等问题,威胁工程设施安全。

5、生态环境问题凸显:

灌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、土壤盐碱化等问题,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。水库蓄水和放水过程中,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,生态流量难以保障,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。

灌区信息化

三、解决思路

1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:

对水库大坝、灌区渠道、闸门、泵站等设施进行维修加固和升级改造,提高工程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建设现代化的水雨情监测、大坝安全监测、灌溉用水计量等设施,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传输。

2、健全管理体制机制:

明确水库及灌区管理职责,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,完善管理规章制度,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。加强管理人员培训,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,建立绩效考核机制,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。

3、提升信息化水平:

引入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建设水库及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。实现水雨情监测、大坝安全监测、灌溉用水调度、工程设施管理等业务的智能化、自动化和远程化,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。

4、强化安全管理:

开展水库及灌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提高水库防洪标准,消除大坝安全隐患。加强工程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,建立安全预警机制,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。加强周边环境治理,保障工程设施安全运行。

5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:

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。合理确定水库生态流量,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求。加强灌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,改善水生态环境。

智慧灌区

四、硬件感知体系

1、水雨情监测设备

雨量监测:在水库流域及灌区范围内安装翻斗式雨量计,翻斗式雨量计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适用于常规雨量监测,配备数据采集模块,实现降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。

水位监测:在水库坝前、坝后及灌区渠道关键节点安装雷达水位计和压力式水位计。雷达水位计采用非接触式测量,不受水质、漂浮物影响,适用于各种复杂水面环境;压力式水位计精度高,尤其适用于深水区域监测,可实时获取水位数据并传输至监测平台。

2、大坝安全监测设备

变形监测:在水库大坝表面及内部埋设位移监测传感器、裂缝监测仪等设备,实时监测大坝的水平位移、垂直位移和裂缝变化情况。采用 GNSS 卫星定位技术,提高监测精度和可靠性。

渗流监测:安装渗压计、测压管等设备,监测大坝渗流压力和渗流量。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大坝防渗性能,及时发现渗漏隐患。

应力应变监测:在大坝关键部位布置应力应变传感器,监测大坝混凝土或土体的应力应变状态,评估大坝结构安全。

3、灌溉用水计量设备

渠道流量监测:在灌区干支渠安装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、雷达流量计等设备,实时监测渠道流量,实现灌溉用水的精准计量。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适用于各种复杂水质条件。

田间用水计量:在田间安装智能水表,对农户灌溉用水进行计量收费,提高农户节水意识。智能水表支持远程抄表和数据传输,方便管理部门统计分析。

视频监控设备:在水库大坝、灌区渠道、闸门、泵站等重要部位安装高清智能摄像头,具备夜视、变焦、移动侦测和 AI 识别功能。实时监控工程设施运行状态、人员活动情况和周边环境,视频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,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。

灌溉用水计量

4、自动化控制设备

闸门控制系统:对水库泄洪闸门、灌区节制闸门等进行自动化改造,安装电动启闭机和智能控制系统。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远程控制闸门启闭,实现精准调度。

泵站控制系统:在灌区泵站安装变频调速器、智能控制柜等设备,根据灌溉用水需求自动调节泵站运行参数,提高泵站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。

5、通信与供电设备

通信网络:构建 “4G/5G + 光纤 + 卫星通信” 多网融合通信网络。在信号良好区域采用 4G/5G 网络实现数据高速传输;偏远地区或网络中断时,启用卫星通信保障数据传输;重要节点铺设光纤专线,确保数据稳定可靠。

供电系统:采用太阳能供电与市电供电相结合的混合供电方式。在具备市电条件的站点,优先使用市电供电,并配备 UPS 不间断电源;在偏远无市电区域,安装太阳能供电系统,包括太阳能板、蓄电池和充电控制器,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。

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

五、细分场景

日常运行管理: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展示水库及灌区的水雨情、大坝安全、灌溉用水等监测数据和视频画面,管理人员可在线查看设备运行状态,进行数据查询、分析和处理。根据监测数据和灌溉用水需求,合理调度水库蓄水和灌区供水,优化水资源配置。

防洪抗旱调度:在汛期,实时监测水库水位、降雨量和入库流量等数据,结合洪水预报模型,科学制定水库泄洪方案,确保水库安全度汛。在干旱时期,根据灌区土壤墒情和用水需求,精准调度灌溉用水,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安全。

大坝安全管理:利用大坝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大坝变形、渗流、应力应变等参数,当数据超过设定阈值时,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。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查看预警详情,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安全隐患,保障大坝安全运行。

灌溉用水管理:通过灌溉用水计量设备准确计量各灌区、各农户的用水量,结合水价政策进行计量收费,促进节约用水。同时,分析灌溉用水数据,优化灌溉制度,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
应急事件处置:当发生水库溃坝、渠道坍塌、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时,视频监控设备和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现场信息并上传至管理平台。系统自动生成应急处置预案,管理人员可远程指挥调度,及时组织抢修和救援,降低灾害损失。

生态环境保护:通过监测水库生态流量和灌区用水情况,确保下游生态用水需求得到满足。结合灌区生态修复工程,利用监测数据评估生态环境改善效果,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欢迎来电:18571629282

Copyright © 2024 武汉水测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鄂ICP备2022002065号-1   --WTRExpert English website--

XML地图

QQ在线咨询
销售(微信同号)
18571629282
技术(微信同号)
13871206075